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戶外教學-中正文化中心




基於烏來國小較為偏遠地區,觀賞表演藝術經驗不多,透過參觀表演藝術場所,幫助學生建立演出表演概念與想像。學生也充滿好奇心不停發問與觀察,畫下印象最深的印象,奠定表演概念與想像。

二廳院的廣場,站在正中央拍手,會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喔~大家很興奮一直拍手!!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聲音專題





課程簡記

擊鼓複習

聲音、樂器的繪畫

上課簡述

今天有客人來觀課,小朋友們或許也得到了某種感應,今日上課的秩序狀況突然變得相當好,我們在旁邊觀察都嚇了一大跳,課程的一開始小翎老師幫大家複習鼓點,但看得出來,同學們雖覺得擊鼓有趣好玩,但就是無法完整的依照老師的擊鼓順序控制自己的左右手。但由於我們並非要訓練極為專業的鼓手,只是要讓同學們體驗擊鼓,以及刺激他們的即時模仿與觀察和節奏感,只要大家擊打出來的聲音是正確的,就已經有達到我們內心的前近目標。關於這點,同學們的表現,今天的擊鼓實在是出人意表的整齊又好聽。

第二堂課大家圍成一個圓圈,圈圈中間擺了各式各樣的樂器,阿海老師一個一個逐一介紹每個樂器的樣子與聲音,小朋友對於各式各樣的樂器有著極高的興趣與好奇,由其實當樂器可以發出超乎他們想像的音響效果時,可以看到同學們的眼神相當專注,他們很認真的在聽在看在感受每一組樂器。而後,阿海老師要求同學們,在他演奏樂器的同時,把他們當下聽到聲音的感受在畫本上畫下來。很有趣的狀況於是發生了,小朋友不一定是用畫的,他們更直接的用身體表演表達出他們對樂器聲響的感受。像是阿海老師拿起西藏頌缽在敲的時候,小朋友直接聯想到廟裡的鐘聲,對於幾乎都是基督教家庭的烏來國小同學,個個開始揣摩起打坐的樣子,甚至有些孩子還開始搖晃起身體或是口中念念有詞。我們可以很直接的從同學的身體反應看到,這批小孩子的感受能力是很直接的,他們不會先經過大腦思考,而是聲音進入身體後,他們直接用身體表現揣摩演練。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擊鼓武術課程 中信國小






課程簡記

◎暖身

◎四方跳

◎拳術 五步拳

◎擊鼓

上課簡述

中信國小的課程目標主要是針對擊鼓隊以及明年的成果發表設計,因此課程內容主要都是拳術教學與擊鼓鼓曲的教學。不過同學們也對於李朋老師的遊戲方法教拳的方式感到興趣,大家在遊戲中學習拳術與暖身方法,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原來學習印象中硬梆梆且嚴肅的拳法,也可以用輕鬆的態度面對,這或許也是習武之人小小苦中作樂的幽默吧。然而,因為連續兩次校方同時間都有其他活動在進行,因此該擊鼓社的高年級學生連兩次都無法參與課程,也落掉了學習的進度,改如何幫助學生們補期應學進度,這會是老師們的一大考驗。

也或許團內的授課老師們必須開會與校方討論,授課斷層的問題該如何解決。畢竟這套拳術與鼓譜會融合再一起,該如何調配學生,而做為相對資深與多經驗的高年級學生,為學習到動作該如何銜接?這都是我們必須去經營思慮的問題。

然而中年級的學生,也或許正是因為尚處於中年級,對於什麼事情都處於好奇與興趣的狀態,在授課的過程中,老師們皆較能得心應手的與孩子們互動,雖然中年級的孩子們學習狀態比較慢,但願意嘗試,這也是在旁記錄觀察的我感到欣慰之處。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課程簡記

◎暖身

◎三國

◎擊鼓

上課簡述

三國練習,老師先選出三個同學作為三國統帥,其餘同學均分三組。每次統帥都派一名戰士上沙場,以順時鐘方向,在自己左手邊的戰士都是自己的目標,只要抓到那個人,一輪遊戲就告完,統帥再次派戰士上沙場,以此類推。然而,在過程中,老師都會敲鼓來暗示學生的行動。例如鼓敲一聲,沙場上的戰士就得暫停並且作動作:暖身時,老師共交了三個動作,只要聽到相應的鼓聲就要作出指定的動作。同學們在有競爭狀態下的遊戲課程,遊戲的樂趣及不上輸贏的比較,雖然說大家依舊在遊戲中看出學生的投入,但是也很清楚的看見他們對於「贏」有著極大的欲望與恐懼,因此,常常在老師敲鼓,學生該作動作時,沒作動作反一直說他已經抓到誰了。

學生的反應或也反應出了整個台灣教育教給孩子的,不一直是如何採著別人讓自己往上爬?當然同時也是會告訴孩子要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但是遊戲的輸贏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感謝老師趁機機會教育,告訴孩子們許多事情要嘗試過才知道成功或失敗,所位的怕丟臉只是怕丟自己的臉,所以無所謂丟臉不丟臉的問題。我不知道這對於中信國小的小朋友們,會有多大的效果,但是我們能做的,或許正是用各種方法讓學生知道,不只單單接觸藝術,更是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美好價值與學習過程的愉悅。

最後的擊鼓課程,因時間因素,無法完全教完一套鼓法。不過本是出身鼓隊社團的中信國小學生,學習能力很強,節奏感也好,很快就可以跟上老師的動作與鼓點。這是很值得鼓勵的!!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觀察力課程 烏來國小





課程簡記

◎犯案現場

◎世紀末福爾摩斯(猜領袖)

◎大家來找碴

◎十八個方塊的練習

上課簡述

今天學生狀況很HIGH,也是因為圈圈老師很會說故事的關係吧,大家顯得相當的投入,這堂課的主軸主要是要培養大家的觀察力。在上山的公車上聽著圈圈老師簡略描述準備的課程內容,犯案現場主要是從學生中挑出五個學生,要他們出去後換過位置再回來,請其他同學排出原本出去前同學的排列順序。乍聽之下,其實覺得這個活動對於烏來的學生們似乎有點困難,但實際上課時,卻發現,烏來的小朋友不僅踴躍參與活動並且相當聽話,而且活動非常順利的進行著。

直到這堂課,突然了解,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真的會非常直接的影響學生的專注力,不單單只是學生很容易感到無聊這類的可能性,更在於老師們的感染力!就如同在大家來找碴時,其實遊戲規則很簡單,但如果沒有引導好,學生很容易就亂七八糟分心亂跑,但是老師可以經過巧思安排隊型與引導甚或加入一起參與,學生反能更進入遊戲的狀態,而且自發的與對手進行遊戲。感謝圈圈老師也給在旁邊協助的老師上了一課。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擊鼓課程 烏來國小






課程簡記

◎擊鼓

上課簡述

今天又是擊鼓課!課程前老師帶了一些創意肢體發展的遊戲,這些遊戲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而且盡情發展自己的身體。下半節正式開始擊鼓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看得出同學們對於擊鼓有很多興趣,而且今天的擊鼓因為美麗的小錯誤,所以我們不是用鼓棒打鼓,而是改用手去打。雖然小朋友有點不習慣,但是用手打鼓反而更讓大家直接感受到鼓與自己身體之間,很直接的敲擊與震動。

這堂課有個很有趣的發現,烏來國小的同學不知是因為國小三年級的緣故,在觀察模仿老師的鼓點時,很多人左右不分。因為老師是面對學生,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學習老師的打鼓方式,還要學習分辨左右手的敲擊方法。很多同學都打跟老師相反的姿勢,因為他們沒有自己轉換左右,但老師也不希望一直作跟學生同方向,因為這樣長久一來會讓學生無法自己思考轉換,而且打擊在身體與腦中的記憶就不會深刻。因此我們都要下去幫忙孩子們一起喊鼓點,甚或是帶著他們一起學習。當然,眾學生中有學習能力強的同學,也就會有節奏感相對不好的學生,為了要讓大家一起跟上愈趨複雜的鼓點套路,老師們就必須花更多時間陪著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節奏與左右手的替換。

在課堂的尾聲,老師試圖把所教的鼓點與一開始的創造肢體結合,同學的實作也讓我們下了一跳。單獨的項目分開來進行時,孩子們都能夠恣意的表現發揮;但當不同元素綜合搭配後,同學們突然變得放不開,做得不如預期中的好。這也是我們可以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課程中,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慢慢培養自己組織與協調的能力。另外,很感謝隨堂的重順老師,從一開始的課程到現在接近期末,與我們的配合與幫助,班上一位可愛的學習障礙學生,越來越能在每堂課一起參與課程,而且可以從他的學習表現上,看到他Enioy與融入的明顯進步。站在課程協助與記錄的我,每次看到大家有一點一點的成長,心裡總是激動不已。

烏來國小的學生雖然每次都會一直提到秩序控管的問題,但是這也或許正是烏來國小同學讓每個老師都精神振奮的來源吧!活潑與自由,不也正是從事藝術教育(體驗)分享最好的活化激素嗎?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身體繪畫課程 烏來國小



課程簡記

◎課程正式開始前的開門儀式

◎物品形狀猜一猜

◎聲體力行

上課簡述

可能是入秋了,有點微涼的天氣,讓大家的心都有點懶洋洋的。同學們雖然在遊戲的過程中,依舊是精力充沛,但總可以在其中嗅到一股渙散的氣息。光從大家摸物品,向同學形容物品的形狀、感受,就可以使用整堂課的三分之二時間。

學生對於物品的描述,明顯缺少很多形容詞,而且大家都記得同學們帶來的小物品是甚麼,以至於練習的目的失去了一些原初設計的宗旨。另外,五堂課下來,漸漸發現,這班小朋友個人特質、創造力與想像力相當強烈,但是缺少團體合作的概念。每次問問題或是出題目,大家都是搶著出風頭,搶著引起大家的注意,就算是在分組的狀態,也是一樣。接下來的課程,或許能夠稍做調整,先以分工、團體合作、互相幫忙為課程目的的軸心,培養學生在互助互愛有更進一步的體驗與實踐。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身體肢體開發課程 中信國小


課程綱要:

第一堂:暖身、小舞蹈十個八拍記憶

第二堂:複習上週課程、身體的節奏訓練、風與水的練習

第一堂課:

因為是第一次上肢體課,更換到有木頭地板的音樂教室,所以學生好動,面對新教室中的樂器擺放無法專心上課,在加上上課前的教師節活動縮短上課時間,讓學生過於熱情。因此在管理秩序上花了許多心力。

學生在肢體擺動上就有控制力與節奏感,可以是擊鼓訓練的累積。活潑好動,愛玩耍,但是在肢體上的表達很好。

跟肢體老師討論後,秩序與烏來果小學生狀況有點相近,過好動而無紀律。因此下堂課會一開始不斷得動身體,讓頭腦不要過於思考。

第二堂課:根據上週的經驗,一開始就不斷得動身體,不讓有機會孩童發問,透過觀察與聆聽音樂訓練節奏感與模仿。這樣方式起了效果,秩序較好。上課中發現,學生對於大的動作與武術相似的肢體較為興趣,可能是電視電影的影響關係。相較於烏來國小,較有多的想像空間與經驗去聯想併發揮創意。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藝術種子要長大】藝教於樂III-透過藝術學習專案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創團以來,秉持著相信表演藝術對人的身心發展有正面貢獻,故除了表演工作之外,更致力於藝術教育工作,希望有機會與大眾一起分享表演藝術的樂趣。透過擊鼓、靜心、繪畫、肢體、吟唱、戲劇等多元化的工作坊與課程,帶領孩童及成年人一同開心進入藝術創作的真善美。





今年九月莫比斯到了新店烏來國小和新莊中信國小開始教學跟許多小朋友一起工作遊玩~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身體肢體開發課程 烏來國小





課程簡記

◎課程正式開始前的開門儀式

◎肢體節奏拍拍拍

◎身體密碼

◎跟隨領袖

◎自然元素與肢體

上課簡述

上周因為學生們上課狀態相當HIGH,這次在上山的路上,我們與老師還在商討該如何用有趣的方式,有效管理學生們的秩序。然而,一到班上,小朋友們卻很自動的乖乖坐好,而且一次就完成了上課的開門儀式,真的讓我們大家瞠目結舌。不誇張,只是過了一個禮拜,感覺好像換了一批學生(當然不是真的掉包!)

因為剛開始上課相當的順利,怡芬老師與同學們也就相當迅速的就進入了上課狀態,老師簡單帶完暖身後,就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拍手的節奏有樣學樣。小朋友模仿能力很強,很快就抓住老師給予的節奏,甚至連老師的肢體動作也一起模仿。用身體各個部位書寫數字時,大家也很盡興的去做。只是當老師要大家自己挑選身體的三個部位,輪流出來表現給大家看時,大家都突然變得都只用一個部位完成三個動作。或許是因為害羞,或許是因為懶惰,也或許突然要學生自己選擇時,學生反而不知如何是好。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讓學生們用身體演繹「風」、「水」…等自然元素,學生們在呈現時,需等到老師開始下達清楚的引導指令,這個練習才開始真正的生效,否則同學們一剛開始感覺上有點無所適從。學生通常很習慣等帶老師給予的指令與引導去發展。然作為引導刺激者的老師,都想讓學生極度自由的發揮自身的創意與想像力。然而我在想,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是否還是需要老師們更多的引導與刺激,才能自發的發展自己的創意?這是可以更深入思考的問題。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戲劇遊戲課程 中信國小




課程簡記

◎課程介紹

◎暖身

◎個人、群體木頭人

◎漫步TEMPO

◎螞蟻洞口的節奏

◎畫鼓



中信國小的孩子們都相當的乖巧、有秩序,整堂課上起來相當順暢,無論是在暖身時老師藉由五秒圍圈訓練同學們的反應能力或是木頭人時,考驗同學們的專注力與身體控制能力,學生們都能很快的進入狀態,並且迅速就在練習中了解老師在遊戲裡想要同學達到的目標是甚麼。有好幾個同學在木頭人的進行過程中,表現出相當專注與漂亮的身體姿態,並且不受到老師的刻意干擾而破壞了自己的專注力。然而在以多人為單位的群體木頭人中,大家因老師的引導,各組皆選擇了以牽手的方式進行,在各組的表現中,有一組的同學亦呈現出了相當有創意的牽手方式!

為了進一步訓練學生們的專注與肌肉控制,老師藉由打鼓敲著固定節奏,讓同學隨著節奏漫步在教室內,每當鼓聲停止,同學們就要暫停自己的動作像是被結凍一樣。老師每次的節奏速度都會有所調整,同學們的反應能力也都相當的好,唯當速度變快時,孩子們會忍不住跟著快節奏大吼大叫,需不斷的提醒這個練習的規則。

繪畫時間,老師讓同學們拿著畫筆,閉上眼睛,聆聽老師擊鼓的樂音,下意識在畫紙上作畫,畫出鼓聲,很多同學都在過程中,創造出了極具有創意的繪圖,同樣的鼓聲在每個同學的耳裡、感受下、畫紙上,都呈現了各型各樣的形狀與色彩,每每張開眼睛,同學們都會驚呼自己畫出來的鼓聲模樣,老師們也看見了,學生藉由純粹感官所創造出來的創造力。

中信國小的孩子都相當的聽話乖巧,但同時也就造成了,舉一不一定能夠反三的狀態,老師說甚麼,學生就會做甚麼;開發孩子們自由創造的潛力與引導孩子們如何進行練習與基礎的思考能力培養,使得同學們可以更多元的學習與提升感受能力。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戲劇遊戲課程 烏來國小



課程簡記



◎課程正式開始前的開門儀式

◎暖身

◎快與慢的練習

◎大與小的身體

◎肢體的顏色

烏來國小的孩子們特別的有活力與朝氣,看看他們在暖身時,活潑又有朝氣的模樣,而且他們的節奏感很好喔,當老師要求同學們跟著拍手的節奏一起做動作,同學們很快就跟上了老師不同的速度。當然啦,偶爾還是會有同學多拍一下或是搶拍,但很快的,都可以跟上進度。


在做快與慢的練習時,全班分成了兩組,一組要表現出「快」,另一組則是呈現「慢」,負責「快」的小組都用盡全力的抖動身體或是用最快的速度跑步,而「慢」的小組全部變成了佝僂著背的老公公老婆婆,可見,快和慢在小朋友的心中都有一種鮮明的「角色」可以用來呈現喔。但是,小朋友的身體創造性好像都有些雷同,老先生老太太大部分都是屈背,一隻手背在背後一隻手握拳放在下巴下。大家的老人的樣貌都好像喔,老師因此延伸了這個練習,讓大家都變成老先生老太太,大家一起到公車站搭公車,公車來了大家上了公車,忽然又變成了一輛很大很長的公車,之後大家下車變成了樹,然後是房子,房子裡面有小狗和青蛙,青蛙跳到海裡面成了章魚。很多不同的情境就是為了刺激同學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進一步激發同學們肢體的創造力,但是很明顯的,小朋友對於特定形象的身體塑造,似乎都有一定的模式和樣式,而且似乎與十幾年前一模一樣,這是個很有趣的狀態。


透過遊戲啟發孩童的好奇心與活力~